渠水清清灌良田
时间:2025-05-16 09:56:07 作者:段文雅 来源:衡水新闻网
春去夏临,小麦丰收在望,谈起今年的灌溉,深州大地上那一条条奔涌的灌溉渠、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仿佛又浮现在眼前。今年,来自岗黄水库的地表水顺着纵横交错的渠道,为50余万亩麦田注入生机与活力,成为丰收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水晚,二水赶。在小麦二水的关键时期,深州市的广袤农田里,渠水奔涌向前,“喝饱”水的麦田显得更加葱郁有劲,风过处泛起层层绿浪。
“全村1600多亩地,4天就浇了一遍;要是用地下水,得花十几天时间。”深州市榆科镇杜郭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国杰回忆起当时扛着铁锨引水灌溉的场景,言语间满是感慨,“通了渠水,庄稼‘喝水’更方便,渠水水量充足,水温适宜,庄稼蹿得有劲,丰收更有盼头。”
灌溉期间的田间,不仅有农民忙碌的身影,灌溉站工作人员同样坚守岗位。4月中下旬开始,石津灌区东四王灌溉站的工作人员又开始了24小时的坚守,每天沿着干渠巡查,到田间了解群众浇地情况,摸清供水需求,优化水源分配,确保每一块麦田都能得到及时灌溉。副站长崔力伟介绍,他们负责榆科分干8条支渠、140多个斗渠的维修和管护,涉及杜郭庄村在内的17个村庄。今年3月春灌期间,该站引调石津灌区水量800多万立方米,灌溉面积4万多亩,惠及6500户村民。本次预计引水100多万立方米。
水渠是灌溉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的“最后一米”。近年来,深州市实施了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疏浚河道、连通水系、打通河渠末梢,让更多村庄的灌溉不再用地下水,而是改用地表水,通过引调外来水,涵养地下水,推动地下水压采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地下水位线明显回升。
深州市位于石津灌区核心区。今年,该市以“我为深州立新功 民生实事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做好“水”文章。深州市水利局积极协调石津灌区,联合沿途乡镇,恢复辰时分干的灌溉功能。他们科学规划灌溉渠道,清理多年淤积的泥沙与杂物,对渠道进行硬化提升,并安排专业人员对节制闸、分水闸和水泵等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灌溉期间,该市水利、农业、气象等部门协调联动,提前制定引水方案,全力保障麦田用水。
“今年春灌期间,深州市引调石津灌区水量超1.3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达57万亩,占灌区灌溉总面积的50%左右,小麦二水期间预计引水量1600万立方米。”深州市水利局工作人员张艳飞说,渠水复灌不仅为周边村庄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还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基础。他们将继续以“我为深州立新功 民生实事年”为抓手,大力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及水源置换项目,对深州镇、辰时镇区域支斗渠以下进行清淤整治提升,实现辰时分干沿线乡镇全部引用地表水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