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鱼,号称“衡水三绝”之一,人称“宫廷金鱼”。衡水市园林管理处来顺宫廷金鱼养殖场于1982年建立,由北京宫廷金鱼饲养世家第十代传人徐立才先生精心管理。现在养殖水面达1800多平方米,年生产能力达十几万尾。近年来,徐立才先生挽救和培育出的金鱼品种已达十余个,现有品种 64个,较为名贵的有:鹤顶红、王字虎头、朱砂眼水泡、喜鹊花龙睛球、十二块红龙睛、玛瑙眼、桔瓣狮子头、赤兔眼虎头及白玉冠等。
金鱼的祖先是野生鲫鱼,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据记载,经演变和发展,至今已有162个品种。主要分为四大类:即草种、文种、龙种、和蛋种。金鱼的养育始于南宋时期的杭州,后传到上海、镇江、北京、天津等地。在明正德年间,即约在1506年左右,北京的皇宫和皇府开始养育金鱼而四季不断。在我国主要分为南北两大派别:一是杭州金鱼;二是北京金鱼。杭州是金鱼的发源地,北京则对金鱼品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育新。衡水的宫廷金鱼,就是由北京“金鱼徐”第十代传人徐立才先生培育的中国金鱼。
据说乾隆皇帝几次从江南巡游归来,一心在北京建个江南的风景名胜,于是便传旨赶建圆明园。建好以后,乾隆皇帝看着放生池中的十几条红鱼,皱起了眉头,他便问身旁的太监:"朕南巡之时,曾于江南见到红鱼,体美色艳,惹人喜爱,何不遣来!"皇上之言,正中梁太监下怀,于是他立马跪地启奏:"回万岁爷话,那济南府尽出饲养金鱼能手,奴才有一姨亲姓徐,是济南府养金鱼第一好手,人称‘金鱼徐’。万岁爷要是喜欢,奴才去济南把他传来,专养金鱼。"乾隆帝道:"你速去办来!"於是,济南府养金鱼的徐家老少卷起铺盖,进了北京城。徐家进京,将大本营扎在了前门外“金银池”东岸的“牟家井”(今天坛公园北门西北一里许)。当时,“金银池”坑塘多、泉眼多,水质好,经整理挖掘形成大大小小近百个鱼坑、鱼塘来饲养金鱼,“金银池”也自然而然叫成了“金鱼池”。徐家先祖进宫後,拿出绝活,把金鱼养得条条膘肥体大,艳丽多姿,乾隆皇帝龙心大悦,连称:“国之宝也,真不愧是养鱼的高手,那就封你徐家为金鱼徐吧”。从此,京城里有了“金鱼徐”这一御赐称号。
金鱼是中国的国宝。大约在十六世纪初至今,我国的金鱼就已先后传入日本、泰国、葡萄牙、美国及东南亚和欧美各国。金鱼加强了我国同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往来,成为友谊与和平的象征。解放后,徐家经过几代人的摸索奋斗,精心培育,手艺越来越精,繁殖的金鱼种类也越来越多,终于成为独树一帜的"金鱼徐"。徐家曾为苏联、日本、波兰、捷克的驻华大使做过鱼把式,并先后几次进入中南海,为毛主席、周总理送养过金鱼。五十年代初,中印建交后不久,印度政府赠送我国大象以示友好。一九五五年印度总理尼赫鲁六十大寿,周恩来总理代表我国政府以象征和平、友好的金鱼回礼。当时年仅二十几岁的徐金生就但起护送百尾名贵金鱼的重任,其中有水泡眼、虎头、龙晴等十多个品种。当飞机抵达新德里时,尼赫鲁亲临接礼,传为一时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