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长得很黑,看起来很土,整天奔波在田间地头,像农民却又不是农民;他,脑子里有学问,做事情有思路,懂得很多种技术知识,像老师又不是老师。没有高深的学历,只有一双布鞋加一辆自行车,这个人就像沙漠中的一粒沙子,大海中的一滴海水,森林中的一片树叶,平凡的不能再平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他就是饶阳县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河北省优秀林业科技特派员、河北省葡萄学会常务理事——张铁兵。20多年来,他凭着自己的一股钻劲儿,从一名小小技术员“修炼”成了资深“土专家”。
攻坚克难,保农丰收
饶阳是一个现代农业大县,为了鼓起农户的钱袋子,在促进设施农业种植发展的进程中,张铁兵把心思都放在了冷棚种植的研究上,千方百计引导帮助群众发展优质高效的特色林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3年,他的冷棚“红提”种植大获成功。在此激励下,他先后引进了设施葡萄带叶休眠、化学破眠、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成果共11项,果树新品种20余种。为了让葡萄提早上市,他又动起了脑筋,在经过两年多的试验后,终于摸索出了适合饶阳地区的多膜覆盖保温技术,使饶阳县设施葡萄成熟期提前20天左右,每亩地可提高产值1万多元。为解决广大果农普遍反映的死树难题,2017年,张铁兵联合河北省葡萄学会、河北家园公司开展了“十村百户”土壤监测及改良计划,共对全县35个重点村、500个大棚土壤进行取样分析化验调查。筛选科技示范户108户进行土壤改良试验:改土、杀菌、促根三步曲。通过改良,克服了根腐病引起的最头疼的死树问题,胜利村果农刘永生冷棚成为了典型示范户,取得了藤稔葡萄5月底上市的可喜成果,据估算地头交易价26元一公斤,亩收入达5万元,为饶阳县果品无公害标准化高效栽培、设施葡萄新品种引进以及种苗生产、推广示范、病虫综合防治、良种更新换代、果树结构调整做出了突出贡献。
默默无闻,心系农户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谈起张铁兵,果农们满心的感谢溢于言表,在农户心里他更像亲人,有着一颗无私的心,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和他年龄相仿的农户都会亲切地称之为“老伙计”。张铁兵被誉为“李保国式”的扶贫干部,他始终把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无论烈日炎炎、酷热难耐,还是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他始终奔波服务在棚室第一线,大棚就是他的工作阵地。只要有需要,他都会在第一时间为农户排忧解难。在葡萄栽植季节里,他主动放弃休息日,指导果农定植苗木,如何断根、栽植、怎样修剪等都亲手示范,如同给自家干活一样实心实意;在葡萄的生长期内,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穿梭在果农的棚室中,平均每天走五六个村,推着自行车行走在田间地头,一步一个脚印逐户逐块精心指导着修剪管护,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血和汗水悉心呵护着每一株幼苗。如果遇到恶劣天气,农户的棚膜刮坏,他都会奋不顾身帮着农户修棚:“这葡萄一淋就很容易得炭疽病,马上就要上市了,不能马虎!”就这样边修边念叨。当农户对发病的葡萄束手无策时,就会给张站长打电话,如果农户说不太清楚,张铁兵一定要亲自上门去看:“不看不放心啊,老百姓就指着这些葡萄过日子呢!”像这样的求助电话他每天要接几十个,最多的时候一天接过179个。他就是这样,一年四季没有闲暇,总想着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手掌上的僵疤磨出了一圈又一圈,脚掌上的血泡磨破了一层又一层,而他却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着自己最大的光和热。
授人以渔,兴农富农
在他的研究、带动下,饶阳县设施葡萄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亩收益最高达13万元,一跃成为全国最大设施葡萄生产基地。利用业余时间,张铁兵撰写了《饶阳县设施葡萄周年管理历》《设施葡萄栽培管理技术》《葡萄设施栽培实用技术手册》等技术资料,把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常见技术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使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问题,走稳致富之路。近年来,他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侧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和科技示范户的技术培训,为饶阳产业扶贫、精准脱贫打造了一支长期扎根在农村的技术队伍,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实现乡村振兴带了个好头。
可以说,每一户上市的葡萄都是他心血的凝聚、付出的见证。当一串串诱人的葡萄被剪下时,最开心的不仅仅是果农,还有曾经为此劳累身心的张铁兵。是他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群众;是他以群众的喜悦回报了自己;是他发挥人才头雁效应,投入心血、智慧、才华;是他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折射出了一名“土专家”的深切为民情怀。
版权所有: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农业信息中心 电话:0318-2681807 技术支持:衡水创新科技 备案号:冀ICP备11016521号-12
地址:衡水市桃城区育才南大街262号 邮编:0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