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州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完成137万亩(其中小麦69万亩,玉米68万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6.6亿公斤以上。去年深州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食总产64.9万吨,“三个十万亩”工程有序推进,新增花生6.6万亩、鲜桃2万亩、中药材1万亩,农业结构持续优化;农业组织化程度明显提升,新增农业合作社83家、家庭农场106个,土地流转率达到44.8%。
深州还通过扩大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适度调减籽粒玉米,到2022年,优质强筋专用小麦播种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也是国家优质粮食、棉花、花生、果品生产基地,深州先后被列为“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先进单位”“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国家经济林之乡”“国家蜜桃生产基地县”。为探索运用工作化、项目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深州还通过外引内育“龙头”、加快科技创新、集群化发展等举措,做大、做强、做优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深州继续实施“三个十万亩”工程。深州壮大以桃为主的果品产业,引进推广果树栽培新模式、新技术、新品种,做大做强深州蜜桃特优区,逐步实现“长年有果、四季有桃”,叫响深州蜜桃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促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深州加强与中国农科院、河北农大的技术合作,引进技术人才、推广新技术、新品种,进一步做大中药材产业。畜牧产业突出抓好畜禽品种结构调整,提升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重点推进星火百万只智慧蛋鸡养殖场建设,到2022年,全市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70%以上。以与首创集团签约合作为契机,引导设施蔬菜和苗木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订单化发展,到2022年蔬菜发展到3000亩,苗木稳定在3万亩。
为推进结构调整,让农业提升效益,深州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去年完成966亩土地整理、9.1万亩基本农田建设工程深入实施;农业机械化水平全省领先,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第二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强化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组织化、品牌化程度,加快制订深州蜜桃、深州古鸭梨、深州黄韭等优质农产品的质量标准配套体系,鼓励支持现有家庭农场、现代农业园区、合作社等不断做大做强。为深化农业农村改革,让资本人才找得到平台,深州充分发挥进城务工等人员的优势,创造条件、提供支持,鼓励返乡创业,推动现代农业农村发展。他们按照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要求,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
深州通过健全全域农村环卫一体化管理机制,实施农村公路改造提升三年计划,实施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电网改造升级和村村通光纤等工程。打造乡村旅游,坚持把旅游景区打造与特色小镇建设有机结合等,不仅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还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来深州观赏万亩桃花、品味生态文化、体验医药养生、乐享休闲农庄。
目前,深州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健全,农业发展新动能基本形成;规模化、科学化、生态化生产模式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不断壮大;高质量农产品不断丰富,基本实现了人民群众由“吃得饱”向“吃得好”的转变。
深州围绕粮食、花生、果品、林板加工业,以特色化、多元化和市场化为方向,加快推动传统初级食品加工向工程化、营养化方向发展。加大内培外引力度,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发挥好农业相关产业对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
按照现代农业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生态化的发展要求,深州立足本地农业优势,依托本地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为主,坚持引导营造发展氛围、规范农场建设、注重农场主培训、提高农场个体经营能力、示范农场带动、财政资金扶持、规范流转行为、倡导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开展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积极开展示范性家庭农场创建活动,鼓励农场承担国家项目,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送技术送政策等多措并举,实现了全市家庭农场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深州重点抓好深州桃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河北兴泰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建设,立足深州蜜桃观光园4A级景区打造,将深州蜜桃观光园打造成集旅游观光、下园采摘、科普宣传、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建立家庭农场,进行规范化管理、多样化经营,进一步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以大田作物为例,实行精细化管理,集约化经营,使种子、肥料、机械作业等各项投入成本都有降低,亩均收益比其他分散经营的农户可提高10%左右。同时培育了深州市亿展家庭农场等一批先进典型案例,真正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深州通过健全完善市农产品检测中心、产业集聚区检测站、重点园区和新型经营主体检测点三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推进全市农业投入品大数据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和生产经营主体诚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推进农业品牌建设。
无标建标、有标提标,围绕深州蜜桃、深州黄韭、深州花生等特色产业,深州健全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深入开展各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引导畜禽养殖场按标生产。到2022年,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72%;2019年对在“深州蜜桃”管理规范、产品质量有保障且有一定规模的种植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率先推行二维码追溯体系。到2020年,将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及其它品牌农产品实现追溯全覆盖;现代农业园区、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引导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发挥品牌创建主体作用,建立全市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实施深州蜜桃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工程,力争把深州蜜桃创建成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加强深州蜜桃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精细化管理服务,集聚和延伸品牌核心竞争优势,推动中国传统名桃产业发展高端研讨会在我市召开,进一步提升深州蜜桃品牌影响力和区域品牌价值。把深州蜜桃、星火鸡蛋、晨光肉食等逐步打造升级成国内知名品牌。
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深州深化与北京农林科学研究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北农大、省农科院的战略合作,积极吸引国家级、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到深州建立专家工作站、试验示范基地。2019年着力打造以郑州果树研究所为支撑的东安庄鲜桃现代科技示范基地、以北京农林科学院姜全专家技术团队为支撑的深州蜜桃果品改良示范基地、以省农科院花生研究所为支撑的辰时花生新品种示范推广基地、以省农科院旱作所为支撑的节水小麦新品种示范推广基地等4个科技创新推广示范基地,形成“专家团队+产业+地方服务小组+科研基地+N个推广示范基地”的产业发展架构,加快先进适用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农民增收。
充分发挥农技推广体系作用,着力推广先进适用主导品种和集成技术。发挥农机购置补贴的引导作用,优化农机装备,重点发展大型复式作业机械,不断提升农机化水平,重点补贴清垄深松施肥播种镇压一体作业机具,收获+秸秆还田等复式作业机械。
深州以实施地表水替代地下水为核心,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大会战。围绕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井渠双灌区和地下水压采农业项目区等“五大”区域,以地表水的“引、蓄、用”为重点,补短板、强基础,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农业农村部高标准农田评估试点工作为契机,掌握全市现状,将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全部纳入提质改造范围。到2022年,深州市地表水替代地下水源面积达到60万亩,高标准农田达到75万亩。
结合数字乡村战略实施,加快在深州蜜桃和温室蔬菜上率先推行智能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占领高端市场。推进“智慧农机”建设,完善农机精准作业信息决策平台,配备“精准变量作业”所涉及的节水灌溉、精准施肥、精准施药、高速精量播种装备及相配套的智能监测设备和玉米籽粒收获机等;打造农机合作社“智慧农场”。聘请专业技术人才,实施精准测土配方,科学测定土壤成分含量,引进适合区域发展的高科技、高效益新品种,抢占高端市场,提高农产品溢值。到2022年全市智慧农业应用水平明显提升,智慧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加快推进深州果品市场和深州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依托京东、天猫、淘宝等商业平台,建设深州特色农产品旗舰馆,促进深州特色产品线上销售,提升深州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同时加快与北京市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的深入合作,创建深州果蔬品牌,为北京提供更多的优质果品蔬菜,提高在京市场占有率。
近年来,深州市共引进和培育电商企业15家,快递企业30家,全市从事农村、社区电商企业、网店达5000家,从业人员10000余人。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曾经“藏在深巷”的深州特产纷纷“掀开盖头”,直接面对全国乃至全球的客户。
与知名电商企业加强合作。去年6月,“中国特产深州馆”在京东商城正式上线运营。省电商协会、农业产业协会、商务厅、邮管局、河北顺丰速运等单位在深州举办“2018深州鲜桃电商渠道推介会”,组织全国200余家电商渠道商与当地果农、合作社进行产销对接。现场与河北电台音乐广播乐商城、果蔬管家、36524连锁、顺丰优选等多家渠道商签约。仅一个月时间,深州鲜桃等果品电商销售突破3000万公斤。河北聚丰网络科技公司开发的“鲜天下”电商平台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和广阔前景,一年时间已经覆盖深州200家农村超市(每村一家)和30家城市社区超市,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实现了前一天晚24时网上订货,次日上午9时前送达,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群众。该公司与安华集团开展战略合作,打造生鲜农产品快递物流园,预计年内可覆盖我市及周边县市1000个村,销售额突破1亿元,对深州市农产品种植及脱贫工作都将起到积极带动作用。
电子商务的发展给农产品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也对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去年深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4.13亿元,增幅为10%。目前,全市17个乡镇、465个行政村实现农村电商双向流通全覆盖。本土企业深州市鲜天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开发了鲜天下电商平台,购进了20辆冷藏车,发展冷链物流配送,年销售额达2000余万元。
版权所有: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农业信息中心 电话:0318-2681807 技术支持:衡水创新科技 备案号:冀ICP备11016521号-12
地址:衡水市桃城区育才南大街262号 邮编:053000